为什么赣州在江西省地位高? 江西对赣州的财政投入比省会南昌市还多?赣州在江西省的地位较高且财政投入较大,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涉及地理位置、政策倾斜、经济战略、扶贫需求等多方面原因。
一、赣州的基础地位与战略价值
- 地理与人口规模
- 赣州是江西省面积最大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(面积占全省近1/4,人口超900万),其发展对全省经济平衡至关重要。
- 地处赣、粤、闽、湘四省交界,是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“南大门”,区位优势显著。
- 国家战略定位
- 赣州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,2012年《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》出台后,赣州成为国家级政策扶持重点,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。
- 作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,赣州在基础设施、产业升级、民生工程等领域获得特殊支持。
二、财政投入为何超过南昌?
- 政策倾斜与转移支付
- 中央财政专项支持:赣州因苏区振兴、脱贫攻坚等政策,获得大量中央财政转移支付,例如2021年中央财政下达江西的苏区补助资金中,赣州占比超过70%。
- 省级统筹协调:江西实施“强省会”与“区域均衡”并重的策略,省会南昌更多依靠自身财政收入和市场化资源,而赣州因基础薄弱需更多省级财政倾斜。
- 扶贫与民生需求
- 赣州曾是江西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(2012年贫困人口占全省近40%),脱贫攻坚阶段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基础设施(如公路、水利)和公共服务(教育、医疗)。
- 即使脱贫后,仍需巩固成果,防止返贫。
- 产业发展与资源开发
- 稀土产业:赣州是中国稀土资源重镇,占全国中重稀土储量的70%以上。国家战略性资源开发需要配套资金支持,如稀土新材料产业园、环保治理等项目。
- 农业与制造业:赣南脐橙、家具产业等特色产业升级需要政策扶持。
- 基础设施建设
- 赣州地形复杂(多山地丘陵),历史上交通滞后。近年修建昌赣高铁、赣深高铁、瑞金机场等重大项目,投资规模庞大。
-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,赣州需完善城市功能(如医疗中心、物流枢纽),这也依赖财政投入。
三、南昌与赣州的定位差异
- 南昌的“强省会”角色
- 南昌聚焦高新技术、金融、高端制造等产业,财政投入更多依赖自身造血能力(如土地出让、企业税收)。
- 在科教文卫(如高校、三甲医院)和交通枢纽(昌北国际机场)等领域的投入并不逊于赣州。
- 赣州的“区域均衡”角色
- 财政投入总量虽高,但人均水平仍低于南昌(2022年赣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1000亿元,南昌约900亿元,但赣州人口是南昌的1.8倍)。
- 省级财政对赣州的倾斜旨在补齐短板,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。
四、总结:省级战略的平衡逻辑
江西的财政分配并非“厚此薄彼”,而是兼顾“强省会”与“区域均衡”:
- 南昌:通过市场化资源集聚提升全省竞争力;
- 赣州:通过政策扶持实现革命老区振兴,同时打造对接粤港澳的开放门户。
这种“双核驱动”模式既符合国家战略(如中部崛起、共同富裕),也有助于江西省内协调发展。